前言
筆尖輕點,滲透且蔓延於宣紙上的黛墨綿延成意欲深遠的遠方,一筆一捺都懷揣著文化涵養。以往刺青風格著重「一眼驚人」,美式刺青強烈的黑邊勾勒,或是日式刺青的飽和色彩,都是劍拔奴張的氣勢相互爭奪。而水墨刺青著重的是筆觸的矛盾,悠遠而淡雅,強韌卻細膩,水墨刺青暈染出的水景與山河總是磅礡卻不失優雅。喜歡強烈風格的人也許不懂暈墨的層層堆疊,但一定能了解水墨刺青帶來的淡薄與古典。
水墨刺青
水墨刺青是後軍突起的新潮流,相比起傳統日式與美式刺青也較鮮為人知。社會隨著國際化的展現,讓原先封閉的觀念也試著接納新文化,刺青歷史也是在這一步一腳印中深根,與不同文化、族群的人碰撞新火花。水墨刺青靈感來自中國水墨畫,飽含墨水的毛筆一旦接觸吸水力極強的宣紙便會快速暈染,如同漣漪一般不可預測也無法控制。傳統水墨畫家需要在這其中找到竅門,摸索出紙張與筆觸之間的平衡,才能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水墨畫的本質與刺青技術有些相似,在平鋪淡黃的稿紙上,一旦落筆便沒有收手的退路,這也許就是不少人鍾愛水墨畫的根本原因。下筆前的千思萬慮,完成最後作品結晶。
1.水墨刺青作品風格
美式刺青與水墨刺青相較之下,前者以黑色粗框線為主,並且通常是框線後再往裡面做填塞,色彩飽和度高且風格強烈;而後者並沒有明顯的線條感,而是將刺青工具視為毛筆,將人皮視為宣紙在其中進行作畫,重視暈染、柔美的完成度,不會過於張揚,同時有蘊含古典氣質。
2.水墨刺青主題
水墨刺青多是以中國畫作做為基調進行設計,也就如同日式傳統刺青多以浮世繪、鯉魚、武士做為發想一般,水墨刺青以山水畫、書法、梅花為大宗。
3.水墨刺青讓人憐惜?
刺青風格百變,而刺在身上的作品則是永遠不變。在選擇刺青包手之前必然要先做好風格的確定,喜歡美式的隨興、活潑,還是日式的莊重、威嚴,在選擇前都會讓作品有截然不同的面貌,而在眾多刺青風格中最脫穎而出的非水墨刺青莫屬。
水墨畫做為中國粹之一,無論在國內外都相當受到青睞,外國展覽、博物館中也不少見其展出,可見其渲染力之強。而看著水墨畫,亦或是水墨刺青總讓人有種「憐惜(破碎感)」的情緒,這也許與文化基因有著脫離不了的干係。
水墨作品起源於書法,透過當時使用的毛筆與墨水進行書信、作畫的工具,因此保留了暈染、筆勁的要素。思鄉時,寫信;相思時,作畫;離別時,歌頌;感慨時,眺望,水墨結合了中國五千年歷史,成為了中華文化中思念、悲憤、感慨、憂思情緒的宣洩出口,在水墨作品中的一筆一畫似乎也被賦予了這種意涵。
結論
水墨刺青作為新興的刺青風格似乎在市場上不太常見,刺青圖案不一定是要別具意涵,但一定要是合乎心意的。水墨刺青帶來的破碎感是古今中外的共識,即便常被認為兇惡的刺青包手風格似乎也多夾雜了些難以言喻的惆悵。無論在選擇什麼樣的刺青風格,都一定要先注意刺青資訊,避免刺青後悔而追悔莫及。
延伸閱讀